北京网民之家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提高初中物理的成绩

向下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提高初中物理的成绩 Empty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提高初中物理的成绩

帖子  malya 周二 二月 19, 2013 11:24 am

  如何使这些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都能获得素质上的全面提高?北京新东方个性化一对一学习中心教研组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试图从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应如何通过精心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提高初中生物理的成绩。
  一、更新观念、重视设疑,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集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疑即问题,设疑即创设问题。通过设疑与释疑,能暴露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更全面的了解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的态势。
  通过针对性强、有效性高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运用发问的技巧,提出有激发性的、开放的问题,鼓励更多学生间多方面求证知识,分析研究知识,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过程从问题开始,无问题思维就不能进步。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针对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设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一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相对稳定的知识单元,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激发矛盾,推动思维活动的展开。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多个问题,可以是引起矛盾、激发求知欲的问题,也可针对重点和难点谋求突破的问题,也可是为了强化训练、巩固成果的问题,甚而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设疑于教学矛盾开始,创设教学情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教学矛盾开始时就找到问题的切入口。矛盾引入处的设疑既要是整节课的引领,还要为这节课创设高昂的教学和学习的情感,因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2、设疑于教学重点、难点,创设竞争情境。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教材中有些内容枯燥无味,特别是所谓物理学的重难点部分模型抽象,艰涩难懂,如密度、浮力、压强等等。教师在这里设疑既要考虑寓教于乐,更要激发不同层面的学生兴趣,多角度多方位提问。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可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设疑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优化物理情境。
  教学中没有矛盾、没有波澜的平铺直叙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课堂教学要有张有弛,波涛迭起。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问题的阶梯,创设一个个矛盾,激起一朵朵浪花,实现一个个求知欲望的满足。高效的物理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物理情境下通过"什么?为什么?怎样?结果怎样?又怎样"的模式发生和发展的。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持久性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营造良好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怎样利用做好物理实验,来激发物理兴趣?如何运用直观教具,来演示物理过程?能否凭借信息科技,破解教学疑点?等等,都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课后布疑、设疑,创设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它恰恰是学习的另一个开始--它仅仅是为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开启了一扇门。"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补充、深化和拓展。物理是关于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描述,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学"。我们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的这一特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帮助学生认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深化、拓展、补充课堂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现象布疑、设疑,引导学生在课余主动地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当然,课后的布疑、设疑要注意两点:一是所涉问题针对的现象必须是学生所熟知的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而达到"于平淡中显神奇"的效果。二是所设问题必须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衔接,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这样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让学生"有所懂、有所悟",培养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研究学生心理,讲究提问方式,培养成就感, 巩固教学成效
  物理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少学生物理学不好的原因,并不在智力因素,而是意志品质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由于情绪的波动性,青少年学习物理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少会遇到学习困难,出现成绩起伏的现象。体验成功是每个人的需求,每一个人都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一个人被肯定,受到别人的赏识,心情就会非常愉快。多次努力,仍然失败,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自信心就会下降,影响到主体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自卑感。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的个性特征,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果断性。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能力结构的不同,结合教材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设计要恰当把握知识的层次、梯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取得学习上成功的机会。例如,在设计问题时,要正确对待优劣,调整、控制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特别对"学困生"要给予有区别的帮助提问,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化、分解",设计顺序性提问,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跳跃一下,就可摘得到。学生一旦取得成功,教师就及时地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努力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样,学生的信心、兴趣倍增,才会不断地产生学习的"冲动",从而达到增强活力,巩固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老师给学生感情上的激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提高学习成绩,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护自信心,稳固学习兴趣犹为重要。
  今日的物理学并没有终结,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物理理论的技术应用更有广阔的创新天地。物理教育作为物理文化的组成部分,要充分体现创新的特征,教学过程要把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始终放在重要地位,把物理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断创新,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满创造之光的物理学蜕化为干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计算。要让物理教学具有生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满足学生的创造天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达到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创造能力,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malya

帖子数 : 240
注册日期 : 12-11-2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